Ta改变了我,那碗煮老了的鸡蛋汤
时隔多年,我依然时常想起李老师,想起高考前李老师对我的家访,想起李老师为我做的那碗鸡蛋汤,想起她那时的音容笑貌。虽然她只做了我们很短时间的班主任,但是她的真心一直感动着我。
事情发生在高考前一个月,我由于家庭原因,压力太大,情绪失控,被迫休学。那时刚好赶上原来带我们的班主任住院,接替的班主任还没到任,同学们都在忙着高考的事,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,父亲给我办理了休学手续,用自行车把我带回了家。回家后我基本绝了上大学的念头,准备帮家里收完麦子就外出打工,已通过朋友介绍联系好了地方。
我正在顶着太阳挥舞镰刀、和家人一起割麦子的时候,看家的小妹着急忙慌地跑到地里找我,后边还跟着一个穿着时尚的漂亮女士,说是找我的。
眼前这位女士,我真的没有印象,没见过呀。由于天气太热,长时间赶路,她看起来稍显狼狈,漂亮的衣服被汗水洇湿,汗渍非常显眼,精致的凉鞋上沾上了泥土,鞋带上还挂了一小段麦秸,头发贴在额头,已看不出原来的发型。她手里拿着一个小扇子不停地扇着,漂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。“你就是延辉吧,我是咱们班新班主任,我姓李,听说你休学了,我来看看你。”父母和我都一愣。我上的那所高中在县城,离我们这里可不近啊,从镇上到我们村还得步行20多里路,而且都是崎岖的山路,这位老师竟然能来到这里,不容易啊。
简短的寒暄后,我先带着李老师回家,父母赶紧收拾工具往家赶。那时我比较腼腆,遇到陌生人一时不知道怎么说话,一路上都是李老师在说。从李老师话里,我知道了事情的经过。我的同学看到我好几天没在学校,把情况反映给了新班主任。李老师查看了我的档案,知道我家地址,自己开着车到我们镇上,一路打听,步行从镇上来到我们村找我。
回到家里,李老师亲切地和我父母拉家常,看我在旁边发呆,还时不时地问我两句话。其间又拉着我妈妈的手,单独和她进行了沟通,在我们家吃了碗面条就回去了。第二天,在我母亲的催促下,父亲又带着我返校,那时,距高考只剩下两个星期。
返校第三天晚上,我们正在上自习,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,把一个盛满鸡蛋汤的碗放到我手里,笑着催促我赶紧趁热吃了。看着那碗堆得像碎豆腐一样、汤水快要溢出的黄白混合物,我真没猜出来那是鸡蛋汤。喝了一口,也没尝出鸡蛋味,感觉像是在嚼棉花。为了不辜负李老师那期待的眼神,我还是很努力地把那一碗吃干净了,还打了饱嗝。“我看你这几天复习很辛苦,听你妈妈说你体质不好,我想着给你增加点营养。我从家里拿了一筐鸡蛋,刚才打了8个,就是茶壶太小装不下,不然给你再多打几个。”
我偷偷对着茶壶口向里看,茶壶底还有厚厚一层鸡蛋没取出来。李老师发现我在看茶壶,有点不好意思地说:“我在家里没做过饭,我爱人说茶壶可以煮鸡蛋汤,煮好之后倒出来就行。我怕不熟,煮了十分钟,就是不知怎么了倒不出来。”我尴尬地说着挺好挺好,逃也似的拿起茶壶和碗去刷了,走之前把剩余鸡蛋全带走,说是分给同学们一起吃。
后来的十来天,李老师一直在学校住,白天她没课的时候,就拿着我们的作业在教室后面批改,晚上下自习后就睡在办公室。闲暇时候还会找我们出去走走,聊聊天,让我们注意身体别累着了。
高考之后,同学们各奔东西,我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。后来听知情的同学说,李老师那时是从外地随他爱人刚调到我们学校的,她爱人是我们县刚上任的一名副县长,他们家从来没让她做过饭。
上大学之后,我的性格逐渐开朗,还主动联系了李老师。在我们的印象里,她虽然陪伴我们的时间很短,但是她干事认真,待人真诚,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,我们班同学都认可她。
想起李老师,我就想起了她做的那碗煮了十分钟的鸡蛋汤,她甘为学生放弃舒适的生活,尝试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,这种精神时常感动着我,鼓励着我前行。(王延辉)